• 信息公开|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安师要闻

首页 > 安师要闻 > 正文

我校参加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作者: 杨露 发布时间: 2014-05-20 浏览次数:
分享:

“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在前不久召开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要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继管理体制改革和扩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革命,影响更为深远”。

上月底 ,我校党委研究室(发展规划办公室)负责同志应邀参加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驻马店市举办。国内178所地方高校、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1个行业企业,33个政府及相关部门,54位经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德国、英国、荷兰、芬兰、韩国等国的高校和行业协会代表,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这一主题,就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型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同时《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即将印发。

鲁昕副部长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型的成败,在于能否为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部将按照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加大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倾斜力度。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鲁昕表示,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二是加强招生计划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作用,省级要对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三是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三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出发,以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突破口,系统研究提出“十三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制度安排。各省级政府要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峰表示,转型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发展规划司将努力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政策的创新,营造转型发展的环境,为转型高校大力提供各种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徐济超副省长在致辞中说,首届论坛在驻马店举办,体现了教育部对河南教育改革的鞭策和鼓励,对于推动河南教育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步伐,引导部分高校转型发展。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每年春季、秋季召开两次,旨在打造成为“中国教育达沃斯论坛”,春季论坛今后将常设于“天下之中”的驻马店市,秋季论坛拟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