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安师要闻

首页 > 安师要闻 > 正文

“挑战杯”给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全国“挑战杯”评委会副主任奚广庆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专题辅导

作者: 张思捷 发布时间: 2014-10-11 浏览次数:
分享:

王宇 摄

10月9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奚广庆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挑战杯”给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在逸夫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鲁俊生,部分院系党委副书记、全体教工团干部、“挑战杯”竞赛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鲁俊生主持。

奚广庆从自己与“挑战杯”的渊源讲起,简要介绍了“挑战杯”走过的25年历程、“挑战杯”竞赛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类竞赛的基本情况,并就“挑战杯”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的选题立意、调查研究、写作申报等环节的精髓意旨、政策倾向及经验技巧做了指导。

奚广庆指出,“挑战杯”竞赛在培养大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现代新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是大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对国家和自己未来信心的有效途径。他强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人才,需要学习和掌握六个方面的知识和本领:一是要有理想,有理念,有志气,这是参赛作品成功和人才成长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二是要了解国情、世情、社情、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这是参赛作品成功的实践基础和创新动力的源泉;三是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变革创新,这是参赛作品成功的思维条件和学术亮点所在;四是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勇于实践,改变世界,服务人民,这是参赛作品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飞跃,是创新成果的实际表现;五是要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这是参赛作品成功的组织条件;六是要严谨学风,坚守规范,这是参赛作品成功的学风保证。

就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参赛作品,奚广庆建议同学们首先做好选题和课题设计,要突出“小、新、奇”,学会大题小做和以小见大;其次,要开展具体、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注意调研方法的变革创新;三是写作方面要注意解放思想、善于聚焦、写出创新、合乎逻辑、文字清通;最后,作品申报要注意科学规范细致。

10月10日下午,奚广庆教授与我校参与“挑战杯”竞赛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逸夫楼二楼会议室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就“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育项目进行了指导。

奚广庆,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曾多次担任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专家。(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