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安师要闻

首页 > 安师要闻 > 正文

“送给学生记者最好的节日礼物”——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河南日报记者来我校作讲座

作者: 邓芳芳 赵瑶 发布时间: 2014-11-11 浏览次数:
分享:

为了提高我校大学生记者团及新闻爱好者的新闻素养和写作能力,11月7—8号,作为首届大学生记者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教育报驻河南站副站长李见新、人民网全媒体记者付永刚,河南日报记者孙高成来我校作讲座。在逸夫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3位记者分别作了题为“如何写出出彩的校园新闻”、“全媒体下的校园新闻写作”、“新闻选题与采写要领”的讲座。校党委宣传部全体人员大学生记者团成员20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永杰主持。

“选择了记者,就意味着选择了辛苦,选择了风雨兼程;选择了记者,就意味着选择了快乐,选择了为正义和良知而歌。”李见新结合自己从事记者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及写作案例,为我校学生记者讲述了在校园新闻写作时如何获得新闻线索,怎样写出出彩新闻和校园新闻写作中的常见问题等。李见新还从“深入采访,掌握足够的新闻事实”、“要有政策意识”、“新闻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符合常理的事实不能作为新闻来写”几个方面谈了写好新闻的具体方法。

“网络新闻是什么?新闻是什么?”讲座中,通过对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付永刚详细介绍了新闻网站、网络新闻特点、新闻点、记者的定位等问题。结合学生记者经常接触的会议新闻、活动新闻、科研新闻和人物特写等新闻类型,付永刚结合校园网站上的校园新闻事例,详细讲解了校园新闻如何选题、如何深入采访等问题。

孙高成在讲座中谈了新闻写作选题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性、正向、真实、有度和遵纪守法。结合自己从业的十几年的经历和自己撰写的新闻稿件,孙高成告诉现场师生,稿件的新闻价值要符合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等原则。他还与师生们分享了对“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记者的责任”两个问题的认识。

讲座结束后,3位记者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相关问题。

“听了讲座,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记者这个身份有了更深的认识。只有更加努力,才会离自己的记者梦更加接近。”记者团大一成员侯聪说。做了一年多学生记者的孙学敏说:“三位记者老师耐心而又全面的讲解,不仅仅让我明白了如何进行新闻写作,也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准记者’该有的态度和能力。这样的讲座,是记者节我们学生记者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