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北京大学杨荣祥教授来我校讲学。在和容A336会议室,杨荣祥教授作了题为“关于汉语词类的历史演变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体研究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焦会生主持。
“如何给汉语分类、分多少类?”报告中,杨荣祥教授通过对不同时期汉语词类系统的构成、划分以及区别等内容的分析给出了答案。杨荣祥教授指出,清朝马建忠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语法学著作。汉语的词类研究就是从《马氏文通》开始的。解放前后,黎锦熙借助白话文对现代汉语进行研究,朱德熙另辟新径从分布的角度划分词类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角度。
杨荣祥教授在讲述汉语词类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也进行了指导。他指出,不问所以然的接受是不对的,汉语词类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至今仍没有答案,汉语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杨荣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方向研究,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著有《文言文要览》、《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杨树达》、《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卷》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