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安师要闻

首页 > 安师要闻 > 正文

安阳市“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走进我校

作者: 莫佳佳、魏龙星、田蓉蓉 发布时间: 2015-03-24 浏览次数:
分享:

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民进安阳市委和我校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了“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3月20日下午,活动启动仪式在逸夫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民进安阳市委副主委、秘书长李志晓,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翟传增,汉语言文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传媒学院200余名学生共同参加了活动。

启动仪式上,李志晓作了题为“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来自安阳市本地的4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展示了民间绝活。

讲座中,李志晓对“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她认为,“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具体留存在地面上或民俗中的古老文化信息传载事体,是文化中比较直观的狭义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与否,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能够保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她还详细分析了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4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为现场师生展示了自己的民间“绝活”,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吹画传承人——袁建国的腊梅朴实灵动,栩栩如生;鸟书传承人——杨继峰的花鸟色彩艳丽,遒劲有力;木板年画传承人——池建周的人物构图细腻匀称,鲜活传神;泥塑传承人——杨惠民的人物肖像生动形象,寓庄于谐。

李志晓在采访中说道:“大学生理解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在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希望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来。”

“民间艺术真的很棒,而且将来也会有很大的市场,也希望民间艺术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来自汉语言文学院3班的秦珂珂感叹道。

本次“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是继2014年11月“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我校之后的又一重大民间艺术推广活动,活动选取安阳本地10名民间艺术家代表,内容涵盖民间文学、民俗、民间美术、民间戏曲、传统体育和经济、传统手工艺等诸多类别,采取讲座的形式,自3月20日开始,每周五下午开讲。(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