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周双林教授来我校讲学。在和展楼B103教室,周双林教授先后作了题为“文物科学分析方法与案例”和“北大的建筑保护:病害分析和材料保护事例”两场学术报告,历史与文博学院6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历史与文博学院副院长刘朴兵教授主持。
在“文物科学分析方法与案例”报告中,周双林教授从各类文物科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谈起,结合大量的文物保护案例,介绍了对古代有机质、无机质遗存进行成分分析测试和微观结构观察的各种前沿方法。周双林认为,在文物分析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如借助XRF和XRD分析辨别青铜器的真伪;借助XRF和扫描电镜分析鎏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借助紫外线荧光和X射线探伤进行古代壁画病害分析等。
在“北大的建筑保护:病害分析和材料保护事例”报告中,周双林着重介绍了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近期在寿县城墙、望都汉墓壁画、少林寺塔林、田庄大墓、承德普佑寺、哈民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涉及壁画、砖瓦、石门、土遗址的加固、防水、冻融、生物灭害等,让听众从宏观角度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报告结束后,周双林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青铜器科技分析与保护、学科建设、研究生报考等方面的问题。
周双林,北京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物保护材料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在《考古》、《考古与文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持洛阳龙门石窟双窑、洛阳山陕会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遗址、江西景德镇御窑等多项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