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柳祥 摄

李子恒 摄
李子恒 摄

严秉博 摄

王柳祥 摄

王柳祥 摄

严秉博 摄

李子恒 摄
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激发青年大学生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月8日下午,由校党委宣传部、历史与文博学院主办,传媒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体育学院协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节开幕式暨“我们的节日·端午”经典诵读活动在音乐厅举行。安阳市文明办副主任翟政、安阳市高新区文明办主任付晓燕,我校党委书记纪多辙、校长黑建敏、党委副书记鲁俊生、副校长张建国、工会主席郑俊丽,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300余名院系师生代表观看了演出。
“把屈原赶出朝廷,赶出郢都。”舞台上,伴随着“楚王”愤怒的声音,“屈原”被两名武士拖出了宫殿。独自站在舞台中央,“屈原”心情极度苦闷。低沉悲愤的音乐缓缓响起,“屈原”仰天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历史与文博学院和传媒学院的学生共同表演的话剧《屈原》,一下子把观众带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屈原所生活的时代,生动的讲述了屈原这位爱国主义诗人的悲壮故事。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线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由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表演的端午诗词联诵,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端午节的场景、习俗。
“狼烟起江山北望……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伴随着《精忠报国》的歌声,舞台上一名同学挥毫疾书,“爱国爱民,执着奉献”八个大字跃然纸上。“端午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我认为‘爱国爱民,执着奉献’就是对端午精神的最好诠释”,书法作者、历史与文博学院付大军同学激动地说。
《离骚》、《屈原颂》、《端阳写怀》、《午日观竞渡》……朗诵者或细语浅诉,低声的呢喃如诉如泣;或慷慨激昂,高声的呐喊荡气回肠,将现场气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伴随着演员们一浪高过一浪的诵读声,所有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这一刻,似乎所有人都感受到历史的责任和青春的担当。《少年中国说》作为诵读会的压轴节目,把整场诵读会推向了顶峰。
“通过经典诵读,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激发了我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与敬仰,对传统文化、美德的追求与向往,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深情与热爱。”历史与文博学院学生赵琳琳说。
“今天的活动对我们青年学子来说是一场思想和文化的盛宴。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干事创业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刚刚看完演出的传媒学院学生郭丽珍说。
活动现场,还对我校2015年度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