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安师要闻

首页 > 安师要闻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我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作者: 校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7-15 浏览次数:
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2025年,我校积极组织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红旗渠精神代代传”“甲骨文传承创新与推广普及”“大手拉小手”支教服务、就业创业实践4个专项行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乡村振兴促进、公益关爱帮扶、文化艺术服务、发展成就观察等7个重点专题,组建了41支校级社会实践团队,进一步安师青年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渠水长流精神在 红色基因代代传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专项行动团队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追寻“世界奇迹”创造背后的精神密码,在听、讲、宣、研、走中做红旗渠精神的“代言人”“传承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创新开展“修渠者的朋友圈”“渠边青年说”短视频创作“小小修渠人”角色扮演等特色活动,走进乡村、学校、公园、课堂开展宣讲活动27次红旗渠精神入人心。法学院“颂渠 ”青年义务宣讲团在“走渠”“悟渠”“讲渠”的实践过程中,感悟修渠艰辛历史,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数学与统计学院“回顾历史,‘数’看红旗渠精神”宣讲队梳理红旗渠修建的关键数字精准的数理视角拆解“十年磨一剑”的坚韧走入中小学讲述数字背后动人的修渠故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渠智焕新,AI弘脉”宣讲团,利用AI技术还原和修复红旗渠修建时期的老照片,创新研发“红脉领航”APP用现代科技助力红旗渠精神宣讲。软件学院渠迹追光团通过实地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分水岭、青年洞等地,走访慰问修渠模范,切实感受老一辈修渠人的艰辛历程。


薪传甲骨文字 庚续文化基因

“甲骨文传承创新与推广普及”专项行动团队推动甲骨文走出实验室、走出书斋,走近广大青少年、走向千家万户,让大众在活泼氛围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坚定文化自信。

历史与文博学院“传承文化,相约甲骨”甲骨文主题实践团,通过殷墟遗址、殷墟博物馆等场所参观,专家学者访问等方式,深入研习甲骨文的演变脉络、造字规律,在社区和中小学等地用轻松活泼的方式开展沉浸式宣讲活动15次,让古老文字走出遗址,融入当下生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甲骨文传承研究创新团队”在安阳市周边中小学、社区、公园等地,通过“了不起的甲骨文”“AR扫呀扫”等AI互动系统,以科技赋能甲骨文科普,让甲骨文在群众中“活”起来。外国语学院“甲骨文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聚焦少儿群体,通过制作甲骨文表情包、绘本讲述“甲骨文里的一天”等活动,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认识甲骨文,让文化自信从孩童扎根。商学院“源起安阳,韵传四方”文化传承实践团创新开展甲骨文活化推广行动,在理论宣讲中精心设计沉浸式文化体验环节。通过“甲骨摹写体验区”和“非遗书签工坊”两大特色活动,引导参与者亲手书写千年文字、制作甲骨文主题文创作品,让沉睡在典籍中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教育学院“甲韵新途,文心赓续”专项团开设“甲骨文启蒙小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与动手实践中,开启甲骨文的文化启蒙之旅。


推普支教润童心 筑梦未来绽芳华

充分发挥我校教师教育底色,围绕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团中央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积极组织优质支教团队深入中原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赢得支教地群众一致好评。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安师童行”乡村推普支教团安阳县北白璧中心小学,创新开设趣味普通话课堂,举办“少年说—我的家乡”主题演讲比赛、甲骨文识字大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支教地学生普通话水平,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学院守护春苗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奔赴汤阴县古贤镇南周流学校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团队开设趣味心理课甲骨文书法课红色经典诵读课课程赢得了支教地学生的喜爱关心关爱和专业素养守护乡村春苗成长。数学与统计学院“爱暖童心,阳光支教”推普志愿服务队奔赴鹤壁市淇县港澳学校在实践中用趣味数学游戏启迪思维用数字儿歌推广普通话用图表拆解常见骗局,让孩子在趣味活动中学数学、练发音、识诈骗。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安阳县高庄镇文兰市庄学校将传统普通话演讲、汉字认识活动与爱国教育、科普教育等相融合,创新开展“七彩梦想”主题特色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体验,助力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体育学院“微光火炬”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前往安阳市殷都区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一对一”结对模式,用爱心、耐心、真心以及专业的知识技能帮助特殊儿童进行运动训练,带给他们暑期自信的快乐。传媒学院“守护天使”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走进濮阳县子岸镇东店当村开展“情暖童心,美育润乡”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设口才、篮球、音乐、舞蹈、书法、手工绘画课等多元化课程,开阔乡村儿童眼界,拓宽见识,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聚焦就业促发展 实践赋能启新程

为充分营造安师青年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我校开展了就业创业实践专项行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锤炼创新创业本领

建筑工程学院“智预守护·水脉探秘”就业创业实践队,深入彰武水库开展水文实验培训、库区管理考察CBD公园、洪河湿地公园等地进行精准生态测量水资源保护科普宣传在实地考察、实验测试和专家访谈的实践淬炼中,团队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创新成果,以科技赋能生态治理体育学院“逐梦者”就业创业实践队,依托专业优势聚焦青少年体育技能培养需求,研发出系统化的网球培训课程,不仅为青少年群体搭建了科学的运动成长平台,更为团队成员就业创业筑牢了实践根基。


(责任编辑 孙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