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下午,我校在勤业楼一楼阶梯会议室召开2025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校长孔国庆、副校长孙金伟、校长助理张国文出席会议,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拟申报2025年度国家基金项目教师代表22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孙金伟宣读了对2024年度获批国家基金项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的决定,并对高水平成果业绩点优化调整的方案进行了说明。张国文从管理和服务角度对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科研处处长刘国英介绍了我校2024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与立项情况,对比省内同类高校,分析了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对策、措施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历史与文博学院杨涛博士、数学统计学院刘晓琪博士、历史与文博学院院长李彦雄作发言交流。
孔国庆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深刻剖析了面临的形势,传达了相关政策调整的主要精神,开展了真实的交流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校今年获批国家基金项目数量有所进步,我们的收获是沉甸甸的;提升国家基金项目申报质量是学校未来生存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是对学术追求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责任是沉甸甸的。学校针对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和人才队伍引育政策进行了完善提升,无论国家还是学校都对科技创新和科研人才高度重视,学校教师争取国家基金的意志坚定,我们的信心是满当当的。
孔国庆强调,一要提升站位、强化担当,充分认识国家基金项目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学校未来面临的不仅是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生存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倒逼能力提升,通过国家基金项目的立项获得生存空间。国家基金项目是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将国家基金项目作为学术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国家基金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通过学术研究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国家基金项目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事关学校的评价和目标任务的实现。二是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确保国家基金申报立项提量增质。要强化宣传动员,激发广大教师申报积极性,做到教师发展引领、学校发展引领、政策环境引领、组织动员引领;要注重内引外联,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项目提升团队,长期培育项目;要推动制度完善,以改革创新激发科研活力,完善激励机制,推动跨校联合、人才共生,加强学术交流;要加强组织管理,深化落实三级论证机制,坚持“有组织、有规划,早谋划、早论证,真论证、真修改、真提升,全程跟踪”的“两有、两早、三真、一全”工作原则。三要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力争国家基金项目取得新突破。要压实压紧责任,围绕更名大学和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要求制定目标任务,建立倒逼机制,倒排工期、列出计划,向各学院下达任务指标,与单位评价和个人业绩奖励挂钩,俯下身子、真抓实干;要加强协作配合,科研处等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政策机制,注重学术交流,加强组织论证;要注重沟通联系,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了解政策信息趋势,注重与校外专家沟通交流,增进研究领域的了解合作,通过主动、常态、全程的交流,为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奠定坚实基础,促进项目申报质量与数量的双重提升。
孙金伟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学院要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认真做好2025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要按照学校安排,深化认识、高度重视、尽早准备、积极申报、严密论证、精益求精,力争实现申报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为学校下一步更名大学、获批博士点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孙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