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迟云飞教授来我校讲学。在文博北楼四楼学术报告厅,迟云飞教授作了题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走向及其原因”的学术报告。历史与文博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历史与文博学院副院长刘朴兵教授主持。
报告中,迟云飞教授从传统帝制的弱点及其覆亡谈起,重点介绍了昙花一现的军阀政治、“党-国”体制——国民党的治国、中国共产党的党的领导体制。他认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经历了传统帝制、军阀政治、国民党的“党-国”体制、共产党的党的领导体制,实质是传统国家体制地崩溃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传统君主制的诸多弱点使晚清政府无法应对列强入侵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经历自强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三次改革失改后,传统帝制最终被军阀政治所取代。军阀政治主要靠个人关系、利害关系结合,缺少政治信仰和意识,主要靠武力维系统治,社会基础薄弱,无法解决民国的形式与军人专制构成的矛盾,最终被国民党的党-国体制所取代。“党-国”体制下的国民党以党治国,有一个现代政治组织,有一定的政治信仰,有一个不稳定的领袖,实行垄断政治的一党领导,无法解决党治与未来目标宪政的矛盾,最终被中国共产党的党的领导体制所取代。中国共产党的党的领导体制,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纪律,高度统一的信仰,坚强的领导核心,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革命斗争,成功取代了国民党的“党-国”体制。
讲座结束后,迟云飞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迟云飞,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研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清史研究》、《历史教学》、《求索》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宋教仁思想研究》、《曾国藩大传》(合作)、《清末预备立宪研究》、《晚清改革与革命》、《清通鉴》(合作)、《清史编年》(合作)等著作。
(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