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安师要闻

首页 > 安师要闻 > 正文

曹操高陵考古队队长周立刚博士来我校讲学

作者: 赵俊杰 发布时间: 2017-04-05 浏览次数:
分享:

4月2日下午,曹操高陵考古队队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立刚博士来我校讲学。在文博北楼四楼学术报告厅,周立刚作了题为“稳定碳氮同位素的考古学应用案例分析”的学术报告,历史与文博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历史与文博学院副院长刘朴兵教授主持。

报告中,周立刚从稳定同位素的基本概念谈起,介绍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材料,并以小麦在中国北方饮食中的变化研究为例,分析了稳定碳同位素在考古研究中的运用。他认为,通过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小麦于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传入中国北方以后,并未立即影响到人们的饮食结构,其后对饮食的影响自西向东扩散。在中原地区,东周时小麦开始被城市底层居民大量食用。汉代时,小麦在居民主食中所占的比例继续增加,但仍未占主导地位。他强调,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需避免机械地解读数据,应密切结合年龄、疾病、环境等考古背景资料来分析。

讲座结束后,周立刚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周立刚,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人类学博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室副研究员,曹操高陵考古队队长,主要从事战国秦汉考古、丧葬考古、稳定同位素与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Asian Perspectives、《华夏考古》等发表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