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安师要闻

首页 > 安师要闻 > 正文

【安师故事 • 毕业季】脚下有路 心中有光——记传媒学院2017届毕业生赵瑶

作者: 杨颖颖 发布时间: 2017-05-23 浏览次数:
分享:

眼前的这位姑娘,穿着一身运动休闲装,头发不长,随意得系在耳后,圆圆的脸庞,嫩白的皮肤,很爱笑,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弯成了月牙,身上像洒满了阳光。她就是赵瑶,传媒学院2017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名“普普通通”的毕业生。

学海·芦荟味儿

与太多天生就听话懂事、勤奋学习的孩子不同,赵瑶属于那种从小调皮爱玩、成绩一直平平的那种,这样的一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四年前的高考。一直对学习都满不在乎、将将就就的她,成功地被高考“打败”了。高考成绩出来那一晚,拧着痛的心和滚烫的泪伴她彻夜未眠。凌晨1点35分,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上帝从来就只青睐踏实努力的人,我并不是他的宠儿……

就这样,以艺术生的身份考入安阳师范学院的赵瑶,开始了她的大学新生活。刚入学时,赵瑶变得极不自信。一个人时,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因为她的情绪变得似乎要下起瓢泼大雨。她暗暗问自己:你还是你吗?就因为一次打击就要萎靡不振?就算不是“winner”也绝对不要做“loser”!赵瑶早早地给自己定下了大学四年的规划:上课不逃课;至少读100本世界名著;考研;考取英语四、六级、普通话一级乙等、计算机二级证书……

就这样,赵瑶开始了与自己的“较劲”:每一节课,赵瑶都主动坐在前排,认真做好笔记,主动回答问题。她说:“只有这样,我才会更认真听老师讲课,才不会因为坐在了后排放松自己而开小差。”努力总会有回报,大一结束时,赵瑶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且大二、大三、大四,每一年都名列前茅。

传媒学院刘文灵老师所教授的传播学课程,堪称“传媒学院史上最难通过的一门课”。多年来,能得90分以上的只是寥寥,而赵瑶就是其中之一。“记得有一个冬日的早晨,天还没亮,赵瑶怕打扰我们,就早起在洗手台微弱的灯光下看书。我醒来之后,不知道她已经看了多长时间了,就躺在床上远远地偷拍了一张她学习的背影,那张照片感动了我很长时间。”赵瑶的舍友夏康静说。

随着自己变得越来越踏实努力,读过的书越来越多,赵瑶也渐渐变得乐观、开朗起来,仿佛换了个人。四年过后,她定下的每一个目标都一一实现,并且用实践证明了自己不是“loser”!

赵瑶说:“小时候家里种了许多芦荟,但凡家里有谁刮伤碰伤,父亲总喜欢用芦荟来擦拭伤口,没多久红肿就会消退,伤也好得很快。”读书可以医愚,知识像芦荟一样可以疗伤,那种淡淡的、似有若无的气味,使遨游在知识海洋的人们,也不觉疲惫与辛劳。

记者团·梅子味儿

作为一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赵瑶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选择在“校园之声”广播站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而是决定在大学生记者团——新闻部开启另一个世界。她说,我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提高我的专业水平,可是如果不及早接触与学习新闻写作,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有机会了。因为,在她看来,一位优秀的播音员能拥有对稿件是如何写出来的认识是多么重要。

赵瑶坦言,自己以前的写作功底并不强,也不曾想过自己可以写消息、写通讯,采访学校领导与优秀学生,更不曾想过自己会行走在学校大大小小的新闻现场。机缘巧合,大学生记者团纳新时,她被记者团成员、教育学院郝慧鑫“拉”了进来。经过笔试和面试,她顺利成为了一名学生记者,这一干,就是大学四年。起初,很多新闻方面的知识她不懂,就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整天泡在图书馆研究什么是“倒三角格式”“宣传攻势”与“硬新闻”;为了写好每一篇报道,纸和笔是常备在身边的,方便记下突发的灵感和在校园里发现的新闻点;每次写好一篇稿件,都会积极主动得找记者团的负责老师修改,这里这个词为什么不能用,那里前后顺序为什么要调换,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为的是下次绝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就这样,一点一滴、一步一印,赵瑶的写作能力提升得很快,在校新闻网和校报发表了多篇文章。撰写的《孙晓波:聆听拔节的声音》、《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更是分获河南省高校新闻奖通讯类贰、叁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还被评为了学校“优秀学生记者”。

在新闻部,有她敬爱的王老师、苗老师、刘老师,有与她并肩奋战的“战友”崔淑翠、孙学敏、周永坤,有她怎么读也读不完读部厌的各类杂志与报纸……梅子是她最喜欢吃的食物,我想,她在记者团的日子一定是充满了梅子味儿吧,因为她是那么开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考研·芒果味儿

谈起刚刚过去的201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419分好成绩的赵瑶特别谦虚,她说:只是上帝稍微眷顾了一点罢了。是的,正如四年前她的日记中写的那样,上帝依然站在了努力的人的一边,不过,这次再也不是别人,而就是她自己。

赵瑶报考的是河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的研究生。她说,因为自己的专业老师如:张悦老师、武龙飞老师、步长磊老师他们都毕业于河南大学,不仅形象气质佳而且个个都是播音的能手。她就想:能师从于自己恩师的老师,一定是极其幸福的。就这样,选择了远方,她便开始风雨兼程。

回忆起考研的那段时光,赵瑶说,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自己每天至少学习12个小时;曾为了远离“感冒君”,狂喝了几大包板蓝根颗粒;曾为了多学习一分、一秒,每天和咖啡、外卖作伴;也曾为了多考一分,英语书、专业课背到嗓子发炎;也曾为不让家人担心,强笑着说自己心态很好、根本没有压力,电话这边就泪如雨下……当被问到她的梦想时,赵瑶的眼睛顿时变得炯炯有神,她高兴得说:“我特别想成为何炅那样的主持人,博学、广闻、有人情味。我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想离何炅更近一步。”你闻,原来她的考研路还有那么浓的芒果味儿。

是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正如冰心先生说过的那样,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赵瑶看来,人生的味道啊,哪里是酸、甜、苦、辣、咸,应该是各种瓜果植物的香,即使苦痛,也一定是上帝派蜜蜂在你的胸口采了一口蜜。在这条人生路上,我们要随时成长、随时开花,来将这一径长途装点得芳香弥漫,即使徒劳也不觉苦痛,即使彷徨也不觉孤单。

这就是赵瑶,一个脚下有路,心中有光的姑娘。

(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