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3期报道: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安阳师范学院通过抓学习、抓宣传、抓载体、抓实效,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有力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抓学习,把握精神实质
安阳师范学院的主要做法是分层次组织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活动,让全体师生全面系统学习相关内容,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
一是组织好党委中心组学习。校党委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十九大召开期间,校党委高度重视,提前安排部署,党委中心组集体收看开幕式实况直播、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实况转播等。十九大闭幕后,校党委坚持把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通读原文与专题研讨结合起来,先后开展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5次,就十九大报告、新党章等有关内容进行学习研讨。按照校领导联系点制度,各校领导到联系院系和职能部门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活动引向深入。
二是组织好基层单位和广大师生的学习。按照省委宣传部安排,邀请十九大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中信重工重型装备厂数控车间镗铣床大班长、“刘新安全国劳模工作室”负责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获得者刘新安为学校师生作十九大专题辅导报告;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安排部署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学校26个基层党委、党总支分别召开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全校21个学院和社团联合会团总支共548个团支部开展“感悟初心力量 青春点亮未来”主题团日活动。
三是组织好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担任学校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师、团干部、辅导员认真梳理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时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积极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向广大同学传达、解读十九大精神,加深青年学子对十九大精神实质的把握。
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和媒体作用,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实现网上网下全覆盖。
一是组建安阳师范学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内容覆盖,遴选校内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宣讲团,组织开展集中备课、集中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19场、举办各种形式的交流近30场,直接听众8000余人。宣讲团成员深入机关、院系,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互动,严谨生动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明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彻,让广大师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在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举行的“凝聚思想智慧 引领奉献新时代”全省高校社科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中,安阳师范学院选送的参赛作品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二是营造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安阳师范学院报》、新闻网、广播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分别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专栏,综合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十九大相关内容,大幅度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报告电子书、图解报告、最新版党章、图解党章、学习手册等内容受到师生好评。官方微信连续十五天开展十九大理论学习达人PK赛,累计参加人数达10000余人次。《河南日报》、河南省教育厅官网、《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相关情况。
抓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安阳师范学院坚持载体推动,落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强学习成效。
党委宣传部制作“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宣传版面;青年马克义者培养学院邀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思维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卫平教授作十九大专题辅导报告;校团委开展团员青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与信仰对话:青年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团日;学生处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各院系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和专业特色相结合,创新教育载体,创新学习形式。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结合教师专长,建立“博士科普团”,科普团成员走进安阳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科普学习和互动交流,‘以我所学、奉献社会’;美术学院师生结合院系特色,先后举行“喜迎十九大”师生书画作品展和“不忘初心,诚信感恩”书画作品展;音乐学院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合唱、舞台剧、器乐比赛……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强了学习效果。
抓实效,推动落地生根
为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安阳师范学院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办学目标相结合,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
一是充分发挥安阳师范学院地处甲骨文故乡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落实中央重大决策,不断深化甲骨文研究,努力推动“绝学”发展。在教育部科技司公示的2017年度教育部科学事业费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刘永革教授负责的甲骨文信息处理创新团队榜上有名。获批立项高校中,非教育部直属高校有四所,安阳师范学院是其中之一。2017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分别以《从“沉睡地下”到“跃动云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进展综述》和《探寻古老王朝的文化密码——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殷商社会文化形态与甲骨文字研究负责人”郭旭东》为题,报道了安阳师范学院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2017年12月26日,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发布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安阳师范学院受邀参加发布会并作主题发言。
二是不断凝练汉语海外传播特色,打造安阳师范学院传播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围绕汉字文化研究,整合校内资源,集合文学、历史、计算机、艺术、体育等专业优势,形成了一支跨专业、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学术团队;研发一系列适用对外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纸质汉语教材、教学软件和地方特色礼品;《殷都学刊》被指定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发行到美国、英国、法国等近二十个国家和香港地区,“殷商文化研究”栏目入选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名栏建设工程;围绕汉语海外传播,整合校外资源,联合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苑,成立“汉字文化传承创新联盟”;建立汉字文化体验与研究中心,与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同组成“参观—考察—体验”一站式服务,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200余名来宾参观体验……
旗帜指引方向,火炬照亮前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安阳师范学院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统揽全局、谋划工作,坚定信念跟党走、凝心聚力谋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安阳师范学院事业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 苗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