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现场

校党委书记纪多辙和校长黑建敏参会现场

我校参会代表

参会部分专家(左九宋镇豪,右八王宇信)
11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文化与旅游部、科技部、国家语委、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八部委联合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并主持会议,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
受会议组织方邀请,我校党委书记纪多辙,校长黑建敏,历史与文博学院院长郭旭东,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永革受邀作为代表参加座谈会。我校河南省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顾问、甲骨文研究院顾问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王宇信参加会议,我校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殷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我校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黄德宽作为专家代表参会并分别发言。
会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习近平强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孙春兰发表讲话。她强调,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贺信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加强收藏保护,推进著录考释,完善人才培养,注重活化利用,真正做到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宋镇豪、黄德宽等五位著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针对甲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观点和建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分别介绍了关于甲骨文传承保护相关工作的情况。
长期以来,地处殷墟甲骨文故乡的安阳师范学院执著于甲骨学研究的默默奉献,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8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由安阳师范学院着力打造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宣布从即日起免费对全世界提供服务,标志着甲骨文研究插上了大数据的翅膀、飞进了云时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校成立了殷商文化研究班,邀请当时国内甲骨学研究的著名专家胡厚宣、李学勤、田昌五、李民、赵诚、王宇信等来校任教。在甲骨学界多年的悉心培养下,学校形成了以郭青萍、聂玉海、郭旭东、刘永革、韩江苏等为骨干的研究队伍,40年“遵嘱托、继绝学”,坚守甲骨学研究阵地,逐渐形成了一支跨专业、多学科的甲骨文信息化处理团队。2017年,“甲骨文信息处理团队”获批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2018年,“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力甲骨文研究再上新的台阶,朝着把“一片甲骨惊天下”变成“数字甲骨惊天下”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甲骨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寄予了厚望。坐落于甲骨文故乡,浸润在殷商文化中的安阳师范学院,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守初心、担使命,坚守甲骨绝学研究阵地,努力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校党委书记纪多辙说。
(责任编辑 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