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讲话

校长黑建敏致欢迎辞
7月2日上午,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在我校文博南楼四楼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同济大学蒋昌俊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河南省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杨学勇,校长黑建敏,副校长姚远峰、孙金伟,我校科研处、人事处、国资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实验室学术骨干参加会议。杨学勇主持会议。
高润生在讲话中指出,教育部非常注重实验室建设工作,希望实验室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战略科技建设为目标,严格执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落实验收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特色鲜明、引领甲骨文信息处理特色学科建设的未来标杆和创新高地。
黑建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教育部、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实验室的形成历程以及学校在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硬件建设、运行保障等方面给予的全方位支持。希望各位专家为实验室建设“把脉问诊”,多提宝贵意见,推动实验室建设水平迈向新阶段。
实验室主任刘永革就实验室基本情况,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以及中长期工作设想六个方面向验收组专家做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由同济大学蒋昌俊院士、北京大学查红彬教授、湖南大学李树涛教授、南开大学杨健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赵耀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恩红教授、厦门大学纪荣嵘教授、浙江大学曹锦炎教授、清华大学沈建华教授等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报告,并进行线上答辩与交流。经过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合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突出甲骨文信息处理的研究特色,形成了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甲骨文字形分析与识别、甲骨文语言计算和甲骨文与殷墟科技考古等四个研究方向。实验室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队伍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成果丰硕,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
专家组一致同意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同时,对实验室的人才队伍、科学研究、软硬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最后,杨学勇代表河南省教育厅、黑建敏代表安阳师范学院、刘永革代表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对与会专家的工作表示感谢并作表态发言,表示将持续大力支持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特殊需求,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确保甲骨文研究有人做、有传承”的殷切嘱托。
(责任编辑 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