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各单位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和宝贵经验,学校党代会专题网站特推出《发展巡礼》“献礼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专题,集中展示各单位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力量,增强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建筑工程学院:党建引领聚合力 挺膺担当同奋进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建筑工程学院秉承“立德树人,筑基建业”院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育人成效;以加强基层党建为抓手,持续夯实发展根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强化特色优势。近五年来,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一、党建引领,铸魂聚力,以高质量党建保障事业发展新航程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学院事业全过程;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始终强化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重要职责,认真落实履行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方面发挥党组织在学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党建工作引领发展的新成效、新突破。
近年来,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强化思想引领,充分发挥“班子成员、支部委员、党员”三个群体的带头作用,效果显著。学院先后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校级先进基层党委、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文明单位、考研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获评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引进人才,培本固元,以优秀的师资队伍保障人才培育质量的新需求
学院坚持引育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和培养方向,培育形成了数字建造、数字结构、数字造价、数字设计、数字景观、数字筒仓等八个教学团队。
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16人,硕士21人。教师队伍中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安阳市市管专家1人,安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具有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一级建筑师、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16人次。优秀的教师队伍,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数十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教师李佳荣获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优秀指导教师
教授张士科被评为2024年度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
三、创新赋能,强化特色,以学科建设开创学院事业新局面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学科组织化进程。近5年,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及EI收录33篇,中文核心21篇;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8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6项;获得地厅级以上各类学术奖励一、二、三等奖70余项;出版国家级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1部,建设中的特色教材及新工科新形态教材6部;先后获批“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等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项,开启了以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引擎的“双驱动”发展新阶段。
获批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项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
四、以生为本,五育并举,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才培养的新标准
学院秉承“立德树人,筑基建业”的院训,以“学生中心”为核心,以“产出导向”为目标,以“持续改进”为原则,构建了“双主体、三协同,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三全、三业”育人体系。
在思想育人方面,依托第二课堂,开展“德育答辩 启航人生”评选表彰暨榜样示范育人工程、“鲁班科技文化节”、“建工之星”等品牌特色育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等优秀典型不断涌现。
在专业培养方面,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宗旨,形成跨年级竞赛梯队培育模式,通过择优遴选、学练结合、竞赛提升、项目检验的模式,激发学生实践创新兴趣。近5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年均获奖50项左右,100余人次获奖。
学院先进典型代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比赛
五、扎根产业,产教融合,以深化社会服务彰显学院办学新水平
学院紧紧围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数字建筑和智能建造等重点方向,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和产学研融合工作,现拥有河南省数智建筑与低碳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阳市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现代乡土建筑营造设计研发中心,筒仓结构与材料研发中心、岩土与园林工程防渗加固研发中心和绿色生态建材研发中心等4个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近5年来,学院先后与河南安建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社会服务,彰显学院办学新水平。
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品牌项目
积极与政企进行合作
迈向新征程,学院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紧扣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两个基本点,建成“211工程”(两院一馆一中心),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努力再建大平台、引培大人才、争取大项目、做出大成果,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书写学院发展新篇章。
-----------------------------------------------------------------------------------------------------------------
软件学院:党建引领开新局 事业发展谱新篇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软件学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
一、党建引领,凝聚发展正能量
软件学院党委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重视领导班子建设,民主决策,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锻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2021年教工党支部获评教育部样板党支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涵养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2021年教工党支部获评教育部样板党支部
二、特色兴院,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软件工程专业2016年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21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软件学院获批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023年11月,学院接受了河南省教育厅“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情况的中期检查,以全省第11名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与东软教育深度合作,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融合校企资源,加快推进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
2022年成立彰德书院,实施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入选河南省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立项建设名单。以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合适的教育为工作目标,继续完善书院——学院协同育人机制,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为育人工作迈向新高度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访企拓岗系列活动,互联网+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协力攻克学生就业、考研等吃劲工作,学生考研率稳步提升。
软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与东软教育深度合作
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立项建设书院授牌
三、昂扬奋进 教科研成果喜人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86人,高级职称占比51%。近年来,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可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线下线上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思政样板课程1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5人,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批省级平台1项,主持省级项目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教师郭磊获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四、以赛促教 校企协同共育人才
为拓展知识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共83人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省级66项。实施双创育人模式,推动双创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1项。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与需求对接。对接社会发展需要,与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百度等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协议。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安阳师范学院新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和新工科(软件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省级实践教育基地。邀请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和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等实践教学内容。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打造“一站式”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质量共评、就业共推、优势互补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
学生部分获奖情况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大数据实践教育中心
五、党团共建 校园文化彰显活力
固本强基、抓好基层党建。以党建品牌项目引领青年跟党走、建新功。发挥模范党员、样板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把支部建设与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紧密融合。依托学生工作品牌项目“青春向党”红色实践团,开展“党员先锋进宿舍、暖心帮扶促成长”“党员先锋、朋辈榜样”系列宣讲;定期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员政治品格。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扎实开展计算机技能大赛、学风建设活动月、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活动月、劳动教育月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工作品牌项目“青春向党”红色实践团
学风建设系列活动
行程万里,初心不变。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持续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再上新台阶。
-----------------------------------------------------------------------------------------------------------------
法学院: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法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的建设和学院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各项工作呈现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学院获评校先进基层党委、目标任务完成优秀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聚焦凝心聚力,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强化
学院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三抓好一守牢”:抓好班子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持续凝聚工作合力;抓好支部建设,严格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不断夯实党建基层基础;抓好特色建设,精心设计党建活动载体,持续加强党建工作实效;守牢安全底线,始终强化底线思维,确保安全稳定问题零发生,为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党委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先进学习型党组织,党支部获评学校先进党支部、样板党支部,团支部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河南省活力团支部,党员获评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网络思政活动优秀指导老师、河南省优秀第一团支部书记等荣誉。
学院教职工前往中国农科院棉研所参观学习
团支部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二、聚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立足“厚德、济世、明法、致公”的院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积极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教师荣获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电子商务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学(一)》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知识产权法学》《社会学概论》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法学、社会工作、电子商务及法律3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河南省新文科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学生工作项目《“法漾青春 律入我心”大学生法治文化主题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法援先锋,律入我心”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学生荣获第五届和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河南省赛区总决赛一等奖、荣获第二届全国法学院系“法成杯”最佳辩手奖。
教师许婷婷荣获全省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
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三、聚焦内涵建设,学科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
学院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紧扣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时代要求,聚焦“1235”发展思路,以硕士点建设为龙头,在学科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学科科研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魏晓立博士主持的《殷墟甲骨文刑罚类卜辞整理与研究》和2023年刘军奎教授主持的《数字治理赋能韧性乡村建设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宋汉林教授主持的《中国民事执行制度史》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承担省部级教科研项目32项,学院接连实现高水平科研项目零的突破。承办2019年两岸保险法学术研讨会、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21年年会、第八届法治河南青年论坛、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3年年会等大型学术会议,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CFPS项目调查培训,与厦门大学签订协议结为“伙伴社工高校”,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成功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办学层次新突破。
举办第八届法治河南青年论坛
举办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3年年会
四、聚焦专业优势,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
学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探索实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社会法治发展。获批河南省人民政府立法联系点,建立安阳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安阳市法治政府研究院和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与咨询服务基地,承担社会委托的横向课题和咨询服务16项,总经费185万;主持和安排专家参与《安阳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安阳市林州红旗渠保护条例》《河南省殷墟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起草、修订论证、立法后评估相关工作,其中决策咨询报告《完善数字经济法律监管的立法研究》获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素萍和副主任李公乐批示,省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会长丁巍就地方立法基地建设工作来我校进行专题调研。学院教师受聘为各级政府法律顾问、人民法院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仲裁委仲裁员,3名教师荣获安阳市“十佳人民监督员”荣誉称号,1名教师荣获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表现突出个人”称号,3名大学生法律志愿者因表现突出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4名志愿者获评安阳市优秀大学生法律志愿者,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项目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学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表现突出单位”。
获批河南省人民政府立法联系点
“法援先锋,律入人心”志愿服务项目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获全国铜奖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学校即将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将进一步明确新的发展战略,规划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法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化学化工学院:党建领航聚力发展 奋楫杨帆砥砺奋进
党旗引航风帆劲,奋楫笃行立潮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奋楫扬帆,砥砺奋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特色更加凸显,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学院建设全过程、人才培养各方面。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持续增强。强化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重要职责,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落实履行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探索形成在学科建设、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党建+”实践路径,全方面发挥党组织在学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院系、安阳师范学院先进基层党委、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获批1个省级样板党支部和1个校级样板党支部;获批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拥有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化学检验员的高级技师的评定权;党员师生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第二批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
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
获批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高素质人才队伍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育、留、用并举,打造一支年富力强,学识渊博,干劲十足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硕士生导师32人,留学回国人员9人,5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3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8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9人。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水平院校毕业的博士40人。柔性引进国家杰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1人。
高标准人才培养提升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覆盖全过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有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4个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化学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具有化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师范)专业通过二级师范认证。医药化工行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获批河南省产教融合示范学院。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批河南省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无机化学》为河南省一流课程、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和河南省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无机化学实验》为河南省一流课程,《物理化学》为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一流课程和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有机化学》为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电池性能测定虚拟仿真实验》为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聚酯材料智能生产工艺》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新工科新形态教材。获批省级课程10门,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2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
多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五年来,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5项、省级11项、校级97项,获校级一等奖36项;省级挑战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互联网+大赛省赛三等奖2项,校级获奖15项;“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570人获批国家“化学检验员”高级资格证书。学生参与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160余篇,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本科生考研率稳定提高,近五年本科生平均考研录取率达42.06%,录取院校包括多所985或211院校。
医药化工行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学院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
近五年本科生平均考研录取率达42.06%
高层次科学研究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学院长期注重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形成了无机材料化学、电化学分析、能源材料化学等特色研究方向;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注重培育和产出代表性科研成果。拥有河南省新型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化学节能材料开发与应用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光电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含氟药物精准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四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安阳市纳米功能材料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安阳市化工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市级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型团队5个。
有效开展有组织科研,在环境友好催化与清洁能源材料、有机合成方法学、生物分子传感与表界面传感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凸显特色。自2018年以来,学院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33项,获批经费197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级项目43项, 横向课题17项,横向到账经费842万元。发表科研论文293篇(SCI一区论文12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9项,成果转化项目13项。地厅级以上各类获奖137项,其中省级和一级行业协会奖励18项。学院教师在单原子铁催化剂用于有机催化合成领域研究成果发表在综合性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实现学院顶级期刊论文的突破。
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在综合性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实现学院顶级期刊论文的突破
高水平专业学科建设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强化顶层设计,确立“开放式办学,应用型转型;向改革要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化学学科和材料科学学科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也是我校仅有的两个入选ESI的学科。学院现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学位三个硕士授权点。化学一级学科通过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终期验收,成功获批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影响力。开展知名教授讲座和青年博士论坛,先后邀请30余位知名专家来学院讲学交流,指导学科建设。成功召开“中国化学会第一届二氧化碳化学青年学者研讨会”,会议邀请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18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作为特邀专家;举办“河南省新型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聘请俞书宏院士、卜显和院士和王键吉教授分别担任主任和副主任;举办了“化学化工学院学科建设论坛暨基金申报论证会”。学院教师与清华大学化学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中山大学化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等双一流高校知名课题组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
ESI全球排名前1%
成功召开“中国化学会第一届二氧化碳化学青年学者研讨会”
多维度服务地方深化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3名博士入选河南省博士服务团,1名博士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1名博士获聘为安阳市“万人助万企”专家,8名博士获聘“安阳市科技特派员”。与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安阳钢铁集团、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司、河南米可欧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院企合作,有7项研究成果得到应用转化,大力支持了地方企业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学院党委领航,把好教育实践方向。积极助力河南省基础教育发展,参与河南省国培和省培项目,共承担培训项目10项,获批省级教师教育培训基地一个,培训教师500人。确立“乡村一线、科普一线”的实践思政思路。“温暖春芽”三待儿童助梦服务社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探索教育实习实践新途径,坚持24年志愿服务,至今已为5000余名儿童开展义务家教13万次、26万个小时,开展家访、校访1.3万余人次。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河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金奖”“河南省高校十佳学生社团”等。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山区水质检测,让山区群众用上了放心水。成立于2000年的大学生环保协会,多年来以“科普环保知识、践行低碳行动、弘扬绿色文化、共建蓝色星球”为宗旨开展活动,在强化环保意识、引领绿色行动、美化身边环境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河小青蓝色梦想实践队”由党员博士服务团带队,开展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地,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素养,助力科学强国建设。
积极服务地方单位和人民群众。与安阳市公安局联合申请安阳市毒品检测分析重点实验室,开展毒品精准检测分析,为依法打击涉毒犯罪提供有效依据。
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温暖春芽”三待儿童助梦服务社开展志愿服务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奋楫扬帆再启新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化学化工学院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踔厉前行,为加快实现学校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战略任务团结奋斗。
-------------------------------------------------------------------------------------------------------------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建引领聚合力 “数”写未来谱华章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数学与统计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执行校党委决策部署,以基层党建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实现了抓党建和促发展的相融互促。学院党委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增学科教学(数学)、应用统计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获评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纳入河南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一、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工作释放新活力
学院党委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引领发展的能力。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常态化用好各类学习方式,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数苑领航工程”党建品牌,探索实施“13433”支部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战斗堡垒、激发特色活力”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学院党委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校级“先进学习型党组织”,党支部获评“河南省样板党支部”、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样板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党员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辅导员”、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获河南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
二、聚焦科研创新,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多措并举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实施《数学与统计学院科研团队支持办法》《数学与统计学院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办法》《数学与统计学院高水平成果奖励办法》等,依托“格物论坛”开展丰富的学术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提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2018年以来,新增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承担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13篇、二区论文15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授权专利13项,获批科研经费900余万元。获批安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优秀案例1个。组织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2次、省级会议2次。应用数学二级学科顺利通过结项验收,数学获评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
承办河南省高校第二十九届数学教学与科研研讨会暨河南省第十三届数学博士论坛
数学学科获批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
三、夯实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再创新佳绩
专业建设卓有成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以来,新增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标兵2人、省优秀教师1人,获省级教学技能比赛奖励9项,其中一等奖4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等省级教学工程项目11项,承担省级教研项目10项。实施“学赛融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一、二等奖57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2022年位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2位。数学建模协会获评“河南省十佳学生社团”。近两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成绩连年实现国家级三等奖、二等奖的新突破。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由党员教师作为学生领航人,通过“思想引领、学业规划、专业指导”的育人模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本科生平均考研录取率25%,学院连续21年荣获“考研先进单位”,2024年考研率达32.2%。2023年,学院迎来首批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学与改革实践稳步推进,获评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材1门。积极探索“学赛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统计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4项。
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佳绩
四、党建引领团建,学生发展展现新气象
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坚持五育并举,持续在教育引导、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方面激发青年斗志。通过开展特色党课、主题团日等活动,将党的先进理论与青年实际紧密结合,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基。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品牌引领带动效应,积极构建“1234”学风建设体系,开展“数学文化月”“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提升师范生技能。广泛开展乡村支教、交通疏导、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回顾历史,数看红旗渠精神”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省高校学生工作优秀成果项目三等奖,活动被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安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大力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奖项10余项。学院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挑战杯竞赛“优胜杯”、“优秀学生分会”。
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国家二等奖
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风鹏正举展宏图,砥砺前行谱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数学与统计学院全体师生将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瞄准发展目标,凝聚磅礴力量,以更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更昂扬的精神状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建铸魂蓄动能 笃行致远启新程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基础、求突破、勇争先,奋力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跨越。
一、高擎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学院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着力夯牢夯实党建基础,在“建强三支队伍,高擎三面旗帜”中,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领航作用,党支部作为坚强战斗堡垒的中坚力量,以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表率,凝聚精神力量,强化干事创业融合效应,实现了党建工作引领发展的新成效。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学院党委“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院党委获评“河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示范单位”,连年获“安阳师范学院先进基层党委”“安阳师范学院优秀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学院团委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123”党建工作模式,在中宣部党建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媒体上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党委带头组建由青年党员为主体的甲骨文传承研究创新团队,引领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青年学生参与甲骨文的活化利用和传承推广,努力推动甲骨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称号。
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聚焦教学提升,增强发展质效
学院聚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学院结合学科发展趋势、社会需求以及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对学院专业体系进行调整优化,新增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省内一本招生。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等20余项。构建“人文+数字+智能”特色育人模式,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编写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甲骨文信息处理导论》,开设甲骨文信息处理课程,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拥有4个省级以上优秀教研室和教学团队,学院教师获河南省最美教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16人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人文+数字+智能”特色育人模式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聚焦科研创新,激活发展引擎
学院聚焦甲骨文特色研究,围绕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学科科研水平。先后获批国家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创建了国际上容量最大、信息最全、业内影响最大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获评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研发出甲骨碎片图像边缘等像素和等距离拼接系统软件,并用此软件拼接出90余组甲骨图像,该项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腾讯公司合作创作“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用数字科技焕活甲骨文字。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荣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研发的缀合系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四、聚焦人才培养,积蓄发展势能
学院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围绕“人文+数字+智能”特色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创竞赛,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00余人次,省级奖项300余人次,取得了“挑战杯”全国决赛特等奖历史性突破。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批河南省大思政实践活动重点项目,相关成果相继被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40余次。多措并举为学生考研、就业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成效明显,参赛项目《数字赋能甲骨文研究让中国文字“活”起来》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全国铜奖。
荣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
甲骨文传承创新与推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全力凝聚师生勠力开拓发展共识,提振师生同心创新发展士气,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开创发展新局面,行稳致远、笃行不怠,为学校高质量快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党建引领促发展,踔厉奋发创新篇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强国,锚定目标,踔厉奋发,赓续前行,一体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与发展。
一、培根铸魂,党建引领保障有力
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1234”党支部建设育人模式,提升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素质,切实发挥党支部在政治引领、先锋模范、团结凝聚、工作促进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将红旗渠建设的地理背景、自然条件、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案例纳入教学内容,形成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育人体系。学院获评校先进基层党委、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教工党支部通过学校样板党支部验收,《地质学与地貌学》获评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教师获得河南省师德主题教育征文二等奖等、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学生获得河南省文明宿舍等荣誉。
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学院组织开展红旗渠精神“三进三融”育人实践活动
二、提升内涵,学科建设优势明显
学院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强化内涵提升,持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创建“一核双轴四翼”的核心能力培养系统,构建以基础地理科学为支撑,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学科为增长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院获批“地理与旅游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23年成立了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分中心。自然地理学2018年获批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地理科学2019年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已通过国家教育部公示。《创新地理学》获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2023年已结项)。
目前,学院有博士后3人,博士16人,博士和副高以上职称占比75%以上;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省级以上人才称号9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6项,获批经费近400万元;发表核心论文57 篇,EI3篇,出版著作5部,获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省科技厅、省社科院创新征文一等奖3项。
成立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分中心
与省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实习
三、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院坚持贯彻落实OBE教育教学理念,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严抓教风学风建设,重视学科竞赛和技能培养,优化第二课堂,积极探索“三全育人”方式方法,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强化育人效果。学院连续16年被评为学校考研先进单位,四六级通过率一直名列前茅,2024届毕业生四级通过率80.59%,六级通过率22.89%。学生荣获全国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导游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国家级奖项4项,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河南省地理教学大赛特等奖等省级奖项15项。学院建设有5个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实现毕业生人人持有职业技能证。
学生荣获河南省地理教学大赛特等奖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总决赛
四、担当作为,服务社会有声有色
学院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努力为区域地理基础教育、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和旅游领域培养高素质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积极开展校地结对帮扶、保护母亲河、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涌现出一批批中原名师、骨干教师、高校导师、企业高管、党政领导干部等优秀毕业生。获批了“安阳市水资源保护和国土开发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安阳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究院”,完成了安阳区域100处省级以上文物单位的电子信息采集工作和《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研究》等项目。接待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团队10多批次,义务支教近千名小学生,被央广网、全国大学生在线、河南教育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安阳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
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支教
奋楫笃行新征程,逐梦扬帆再启航。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将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美术学院:党建引领风帆劲 擎旗奋进绘新篇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美术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至诚至真,至善至美”的院训,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抓基础、固根本,以系统性举措推进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美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主题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旗渠精神》获评2021年优秀主题党日活动优秀案例。2023年获批学校“双带头人”王华威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有源头“渠”水来——党外知识分子让红旗渠精神“活”起来》获评第二届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创新典型案例。
学院各党支部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党日活动
学院教工党支部走进河北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
二、做课题、谋发展,以讲政治的高度推进教学科研稳步提升
美术学院始终贯彻“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渗透到全院的各项工作中。甲骨文活化利用与书法、动画、设计等多专业相结合,《甲骨文艺术》在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展示中荣获一等奖。教师秦国防申报的《红旗渠建造者》《丰碑》《太行丰碑——红旗渠精神影像展》先后3次获批国家艺术基金。
获批2023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研究》立项
三、建机制、求突破,以全面发展的视角培育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美术学院始终秉承“两结合四融入”的教育理念,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同美术学院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融入教学,融入师生艺术创作,融入实践课堂,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美术学院利用学生外出考察、艺术实践开展生动形象的思政大课堂,“我们的课堂在路上”已成为学院实践育人的靓丽名片。
学院党委书记连城为党员讲专题党课
行走的课堂——参观中国青铜器博物馆
四、搭平台、促合作,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招生就业工作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搭建“艺术+市场、学校+社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红星筑梦、艺海扬帆”职业能力培育工作室为校级重点辅导员工作室,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咨询、指导等服务。学院还成立考研备考团队,备考指导老师为同学们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室团队合影
“艺”研为定——学院考研备考指导大会
回首过往,皆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美术学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美院力量!
-------------------------------------------------------------------------------------------------------------
文学院:抢抓机遇谋发展 乘势而上创新局
部分荣誉
六年栉风沐雨,六年团结奋进。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文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务实重干,挺膺担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先后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安阳师范学院先进基层党委、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党组织、申硕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标兵、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强化五个引领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举办科级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
赴殷墟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加强班子建设,强化政治引领。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和重要指示批示,不断提升领导班子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的能力。多次举办科级干部、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发展战略研讨会等。
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员”三级学习体系,持之以恒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多次组织师生党员到殷墟博物馆、红旗渠、刘邓大军纪念馆等地开展现场学习。
加强支部建设,强化组织引领。构建“1123”党建工作模式,支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校级样板党支部2个,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
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引领。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建设了“邺下讲习”学术研讨室、“桃李春风”师生会面室,多次召开新进教师需求沟通交流会、师生座谈会,得到师生充分认可。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制引领。以“便宜从事、激发活力”为导向,制定、修订各项规章制度11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
推进三大工程,提升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高层次人才返聘仪式暨新进博士能力提升培训会合影
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签订“人才共生、成果共享”协议
学科领航工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打造高质量科研团队、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产出高级别成果,推进有组织科研,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式获批。今年,实现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的重要突破,并获批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招生资格。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重点一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建设有汉语海外传播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汉字文化研究中心、甲骨文信息处理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方向)等省级平台。有2个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项目1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发表专业核心以上学术论文百余篇,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十余项。
专业强基工程。以一流专业建设为主要抓手,擦亮师范教育底色,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范人才。2019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纳入河南省本科一批招生。语言学教研室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汉语言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史》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大学语文》获批首批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立项14项。60余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获奖。以刊登学生作品为主的《秋水》杂志刊发24期,秋水文学社获评“2020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2023年度河南省十佳文学社团”。
人才强院工程。聚焦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育并举、筑巢引凤、借巢育凤、上升引领”人才工作原则,2018年以来,共引进博士20人。现有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2人、省高校社科优秀学者3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高校创新人才1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签订“人才共生、成果共享”协议,在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进修、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
实施两大计划 塑造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
召开语言学文字学交叉融合发展座谈会
《秋水》杂志
甲骨文特色文化引领计划。围绕甲骨文研究与活化利用召开语言学文字学交叉融合发展座谈会、“甲骨神话”集体创作座谈会、《中华文化与传播特色教材:甲骨中国》工作推进会等。立项相关课题10余项,已经出版著作2部,即将出版2部。依托汉字文化体验馆,传播甲骨文汉字文化,先后接待参观人员8万余人次。开展了三期不同主题的雅集活动,举办了“甲骨文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甲骨文网络文学创作接力赛”“甲骨故事”、汉字英雄大会、经典诵读、诗词大会、中华才艺展等特色活动。先后选派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277人次赴美国、英国、泰国等22个国家从事汉语推广工作,先后有20名研究生被国家语合中心评为“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
红旗渠红色文化引领计划。组建“红旗渠文献整理与研究”团队,培育项目15项。开展红旗渠文艺作品选编,参与承办红旗渠精神传承与弘扬实验班,开设相关课程2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撰写剧本1个。依托《秋水》杂志,开设“红旗渠畔”栏目,引导师生进行主题创作。“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旗渠精神”志愿宣讲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队,志愿服务项目《红色基因承血脉,为老服务启人心》荣获2022年河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百年党史 红色剪影”活动获批学校主题党日优秀案例。
新征程新使命,新目标新作为。即将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将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新战略,擘画发展新蓝图。文学院将团结带领全体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优异的成绩,在更高起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向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献礼!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引领促发展 踔厉奋发创新篇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学校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学院实际,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高质量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获评河南省示范性马院、河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工作成效显著。
一、强化政治统领,夯实党建基础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强基铸魂为根本、以品牌培育为抓手、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五年来,先后获得“河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河南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党建品牌“用好红旗渠精神,打造‘3443’党建工作体系”典型示范引领效果显著,相关做法被人民网、新华网、全国高校思政网等媒体报道。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突出,3名党员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员获“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党员获“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1名学生党员获“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党员标兵”。
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组织党员干部赴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二、强化学科建设,锻造特色优势
学院以硕士点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为主线,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提升综合实力。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4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学科教学(思政)被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方向,202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现了学院办学层次的新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获批2023年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并于同年获批安阳市首家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研究中心。2024年河南省红旗渠精神传承弘扬中心正式落户我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2022年举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高端学术论坛,2023年举办河南省伦理学会学术年会暨“红旗渠精神与新时代伦理学新使命” 学术研讨会。每年开展10余场学术讲座,学术氛围浓厚。
举办河南省伦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红旗渠精神与新时代伦理学新使命” 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获批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
三、强化教育教学,持续改革创新
学院高度重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牢固树立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获批河南省大中小学牵头单位,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思想政治教育),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社会学概论);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门(红旗渠精神育人社会实践)。教科研学成果上先后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河南省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
“传承红旗渠精神 勇担新时代使命”实践教学活动
四、强化人才培养,提升综合素养
学院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探索形成“赛、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挑战杯”竞赛中,先后获得45个省级奖项,6个国家级奖项,2022年获得“挑战杯”国赛一等奖,创造了学院在该赛事上的最好成绩。组织有力,成果丰硕,学院4次获得学校的“挑战杯”(第一名)荣誉称号。育人成效显著,先后涌现出一批学生先进典型,4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名学生获第五届“河南省最美大学生”,1名学生获“河南省十佳团支书”,1名学生获“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党员标兵”,1名学生获“河南省三好学生标兵”;“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获全国重点团队、全国志愿服务金奖;“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获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大学生政治理论工作坊”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学风浓厚,学生综合素质高,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均名列学校前茅。
国赛一等奖《从高冷走向大众:甲骨文活化利用路径优化研究》
“七彩圆梦”魅力甲骨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
成绩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实际行动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学校高质量快速发展贡献马院力量!
-----------------------------------------------------------------------------------------------------------------------------------------------------------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建领航风帆劲 奋楫争先向未来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强不息,守正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获评河南省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院系、安阳师范学院先进基层党委、目标任务完成优秀单位、文明单位标兵、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抓方向 夯基础 党建引领保障坚强有力
“学党纪 受警醒 明底线 知敬畏”警示教育
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学院深入实施“1234”党建工作模式,强化政治统领,抓好领导班子政治能力建设,优化完善制度规范,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深化思想引领。夯实组织基础,党支部联合共建、党建品牌及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有质有效,在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中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深化“四个融合”,党建+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聚力赋能,互融互促,引领保障促发展成效显著。学院党委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党支部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样板党支部、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先进党支部等荣誉,党员获评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师德主题教育征文二等奖等荣誉,《河南日报》客户端等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抓内涵 强支撑 专业学科建设卓有成效
学校首个获评首批国家线上一流课程
物理学获批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
学院实施质量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深化,物理学专业首批获评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首批实现省内一批次招生、首个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首个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获评省级以上教学研究及质量工程项目27项,成功承办武汉(南方十一省)电工理论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1项。
科研学科建设持续提升,“物理学”获批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申报扎实推进,学院引进博士32人、晋升高级职称18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2项、横向项目15项、省级以上人才称号9人次,在国际顶级期刊PRL、JAC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8篇(一区41篇),新增科研平台3个,获安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共计获批经费1000余万,近年来与昆士兰科技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戈分校等高校的科研机构合作,在光电能源转换与存储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并在Nat. Commun.和Angew. Chem. Int. Ed.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予以发表。
抓主业 担主责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考研表彰暨经验分享交流会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OBE教育教学理念,实施12510学风建设专项行动和3333就业促进行动,举办物电青年成长论坛,致力于培养骨干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优秀人才,涌现出了国家优青、中原名师、知名企业高管、党政领导干部等一批优秀毕业生。2018年以来考取硕士研究生489人,本科生平均考研录取率32.66%,学院获评河南省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院系、考研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暨学生素养展示活动并荣获二等奖、为我校历史最好成绩。学生工作品牌项目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荣获河南省高校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特色品牌项目等荣誉。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校最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1名学生作为学校唯一入选者入选《河南省国奖风采录》。
抓优势 勇担当 服务大局发展积极有为
博士科普助力国家科普建设
家电义务维修志愿服务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力资源,一是助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大局,1名党员博士入选河南省博士服务团,并被选派至安阳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挂职锻炼,4名党员博士获聘安阳市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助企实践服务,深化校地、校企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助力国家科普战略建设,组织青年党员博士教师成立“博士科普团”,深入安阳、濮阳、鹤壁等地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深受中小学师生一致好评,《大河报》《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20余次,27名博士被安阳市科协聘请为科普专家,产生了广泛良好的社会影响。三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师生党员先锋积极深入濮阳、林州等乡村社区,通过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家电义务维修、暑期驻村支教、科技助企服务等务实举措,助民便民办实事,《河南日报》客户端等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物电学院将应势而起、乘风而上,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奋力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努力与贡献。
(责任编辑 孙晓峰)